近日消息,如今的化妆品市场正在上演“此起彼伏”,电商放缓,实体店回暖。电商高增速逐步趋缓与电商一样,实体零售也多年持续了20%甚至50%的年复合增长,尤其是连锁百强,从2000年至今,近15年基本都在以高于全国GDP的增速在快速发展,近三四年才开始在各种竞争的情况下逐渐减缓。
电商的发展相较实体零售更为迅猛,一是缘于电子商务在上世纪90代到到21世纪初都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长期呆在“冷宫”,近几年才上位,所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气势逼人。二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生活科技类电子商业的发展,正好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高度契合,给了电商一个**的崛起时机。但也正因为这样,电商也是万丈高楼平地起,这种非常态的增长方式不可持续,且比实体零售的高增长期会更短。很简单,京东从100亿到300亿,年增长可以达到100%甚至200%或更高,但销售额突破1000亿、2000亿以后呢?从**量上,已经不可能仍然能一直保持着如此高的增长水平。
这个趋势其实也应该给春风得意的电商一个警醒:当行业高增长的阶段过去,资本热潮消褪,企业是否仍有足够的实力,来顶住目前无论是行业与企业尚无清晰**模式,但市场环境从一片大好转入平静、资本**狂欢、实体零售奋力**的多重压力?传统VS电商概念战告一段落传统商业与电商似乎是水*不容,大有不是你死便是我活的劲头。
一直以来**都是一边倒的电商将迅速取代传统零售的论调,然而几年过去,电商发展确实值得侧目,但传统商业虽然受到不小影响,也依旧顽强地挺立。事实上,与2013年底我判断的那样,就零售市场总体规模而言,仍然是实体零售企业的**,90%的市场份额还是在实体零售的手中。这一趋势2014年没有改变,2015年甚至未来几年都不会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实体商业的电商基因会越来越浓,电商与实体店的结合也会加快脚步。
因此,就如我认为未来没有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分,只有活下来的和活不下来的媒体一样,零售业*终也不会有电商和传统或实体商业之分。亚马逊已经开始在美开设实体店,京东联合上万家便利店,阿里入主银泰等等,电商大佬都在往线下渗透。而实体零售商已经没有谁在为要不要上线而辩论。沃尔玛在 2014年宣布加大电商投入,**一味开大店;步步高将电商业务改名为“云猴”,做起了全开放式大平台,实体零售在投入和精力上正大力往线上进攻。用步步高董事长王填的话说,2014年是零售业互联网化的元年。这话不一定**,但却很形象地概括了商业正在发生的变化。
我的判断是,这个元年绝不仅仅是一个零售业触网这么简单,而是实体商业正在逐渐摸清互联网企业的套路,并在总结互联网企业和电商的套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做出有效的创新。2014年双11,近百家实体零售企业借势发起了“莲荷行动”,所有门店选择一周时间同时大促销,这也预示着电商与实体商业的竞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相互竞赛的持久战阶段,而**做无谓的行业口舌之争。因为,行业之争只是概念,企业业绩才是根本。争夺移动互联商机阿里成功在美国上市,马云成为中国*富,阿里大股东软日本软银集团的创始人孙正义也因此成为日本*富。
这让互联网企业无论是从声望还是市值上,以及资本对这一行业投资的成功值上,都达到一个新的**。但同时也表明身处山峰之巅的阿里和其他电商企业马上要面临的是电子商务PC时代正在快速走向**的大挑战,移动互联时代正在加速到来。这一点已经无须赘言。受智能终端和移动网络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正以**式的方式在增长,近5年的复合增长
如果说2014年以前还可以靠以前的那一套混吃混喝,那么,从 2015年开始,不改变的传统IT企业(同时也包括设备商)将会尝到被零售企业慢慢抛弃的苦果——如果跟不上零售企业变革的步伐,它为什么要继续和你合作呢?实体零售业绩回暖很多零售企业都说,以前一个店摆在那里就能挣*,现在想尽千方百计,业绩也很难有大的增长。
的确,实体零售已经在低谷徘徊了好几年,店不好开,*不好挣,顾客不好应付了。零售企业从2011年开始就一直面临着高成本、高竞争、低回报、难扩张等难题,利润低下,业绩下滑,成本却越来越高,新型渠道的冲击更是雪上加霜。目前来看,零售行业整体增长减缓的趋势仍在继续。数据显示,2014年1~8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1万亿元,同比增长12.1%,较去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而大型零售企业的增速也在明显放缓,1~8月,限额以上的企业商品销售总额8.3万亿元,增速为 9.7%,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个百分点。但这一现象在2015年或将迎来改观。消费者信心指数的逐步恢复,反腐败短期内对高端消费市场的打压后,正常消费需求的释放,包括消费市场的理性,消费者消费习惯的逐渐回归,零售企业在实体店经营和服务上的各项创新,以及在电商业务上的不断尝试,都将为业绩的回暖奠定基础。实体零售业将慢慢走出业绩突然大幅下滑的阴影,实体店的经营将在2015年有明显好转,回到一个增长的正常值上来。当然,这也要看实体店的业态,不同业态的生存状况和未来前景不一,一些必然衰落或将被淘汰的业态,日子仍然是不好过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零售业也不可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行业微增长时代不会短期内结束,具体到企业而言,多数企业个位数的增长将是常态。
要想迎来下一个爆发期,还需实体零售企业在商业模式上实现以往从传统商业到连锁经营的大跨越般的变革。不过,话说回来,已经是*坏的时候,还能坏到哪去呢?零售商切忌不可不要被概念和新模式蒙蔽了双眼,前台的商品品类、经营能力、服务水平与后台的物流供应链强化才是商业的本质,其他神马都是浮云,更不必过度迷信什么互联网思维。要记住:空谈误企,实干兴邦。还是那句俗话,冬天既然到了,春天就不远了。需要的,就是在恰当的时候,一个“苹果”恰好掉在坐在“树下”的零售商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