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徘徊在十字街头的"贵族" 在华水土不服

2014-05-28来源 : 互联网

不管是上千元一瓶的世界**,还是几块*一瓶地摊产品,丝毫都不影响香水作为**品的存在。与价格无关,与品牌无关,香水就是那么*特地存在于化妆品中。尽管在国内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但它依然走不下“神坛”。不是它不想下来,而是它本身就代表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它所传递出的不仅仅是各种香味,更是一种对***生活的追求。

**品因为其价值、价格、数量等原因,注定消费者是小众。一直被当做**品代表的香水,也苦于国人的购买力、消费习惯、消费文化等因素,注定短时期内不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既然是**品的营销有它自己的路,只是在中国这块尚未成熟、潜力*大的市场上,香水似乎走得更艰难。

尴尬的“鸡肋”

早在几年前,就有业内人士疾呼“香水时代就要来临”,如今时间是一年年的过去了,眼看着当年“并肩作战”的彩妆成了专营店的“顶梁柱”,“后起之秀”面膜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香水依旧不温不*地死磕着“下一个增长点”的名头,徘徊在日化市场的“十字街头”。

香水的大名无需多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它的认可度就差强人意,在《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对周围人群的随机走访中发现,愿意花7、800元购买一瓶国内品牌膏霜的人远远比愿意花同等价*买一瓶50ml香奈儿5°的人多得多。正如某消费者说的,膏霜是必需品,美化自己,香水是**品,造福的是旁人,好几百的东西喷两下就消失在空气中了,心疼。

有经销商把香水比喻成鸡肋,市场有,待开发,难就难在这个开发上。中国人没有使用香水的习惯,也没有香水的文化**,整个市场需要重新培育。对于这类特殊产品来说,不是说你请了布拉德皮特代言,就能瞬间提升产品人气,从教育到引导,再到推销,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工程浩大的过程。无怪乎记者走访山东日化市场时,听见经销商几乎同一色的回答“香水市场开发有难度,还不在我们**经营范围内。”

如今本土香水又走进了另外一个怪圈——“高不成低不就”,走**路线,消费者嗤之以鼻,“这么贵,不如去买香奈儿、迪奥”;走低端,顾客依然嗤之以鼻,“太便宜,不能用”;走中端,技术、成本、利润压力,厂家不乐意。

本土香水品牌尽管这几年在夹缝中苦苦挣扎,但无奈成果并不明显,记得住的品牌寥寥无几,香水市场近几年在不断看涨,但外资品牌已经早早在消费者心中打下江山。本土香水之于企业、经销商、终端都无疑于一块“鸡肋”。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