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清洁品类的**化成为过去一年中中国个人护理品类的一大亮点。国内整体个人护理品类总体增长率放缓,价格升幅不大。外资日化行业厂商依然占有主导性地位,拥有更广泛的消费人群以及更高的市场份额。
将个人护理品类细分为各个子品类来看,护肤品占据超过56%的金额比重,其9%的增长率和个人护理品类总体持平。增长速度*快的是口腔护理,增长率是近整体平均水平的2倍,达到17%。可以说是整体个人护理品类的驱动引擎。金额比重占据第二位的头发护理贡献了22%的份额,其增速和个人清洁相近,为6%,明显低于整体平均水平。
口腔护理的**化趋势是**驱动其高增长率的因素。有关调查机构通过4万户家庭购物行为的连续性研究发现,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去尝试高价位的产品,另一方面现有的消费者会不断增加对于高价位产品的购买频次。
各大厂商在迎合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都在不断地推出自己的高价位产品,比如宝洁的“闪耀炫白系列”和“全效7系列”,高露洁的“光感•白”和舒适达的抗敏感系列。新的高价产品主要集中在美白,抗过敏和口腔专业护理的诉求上。加上此前已经以**药抗过敏概念而成功确立其高价产品市场地位的云南白药,整个口腔护理市场显得异常蓬勃“向上”。
在个人护理品类市场,外资厂商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三大厂商宝洁、欧莱雅和联合利华他们在各个细分品类上大多有布局自己的品牌,并且宝洁公司占据了16.9%的金额份额,在过去一年,累计有超过93.1%的家庭户购买过宝洁的个人护理产品。
其次是欧莱雅集团,市场份额达到7.2%,但是由于业务主要集中在护肤品上,所以只有24.1%的家庭户购买过其品牌产品。联合利华作为一个在所有细分品类市场都和宝洁直接竞争的厂商,它的消费者渗透率也达到了72.5%且金额份额达到6.1%。高露洁棕榄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口腔护理产品,所以它的产品能为超过74.1%的家庭户购买,但是其市场份额仅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