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行业竞争很激烈,特别是对中小化妆品企业来说,随时挣扎在生死存亡边缘,正因如此,化妆品宣传**经常屡出新招,让人目不暇接,化妆品广告概念层出不穷。
上周刊登在某报的“小三体”广告无疑给行业注入了一点新鲜的话题,乍看之下,引来众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吐槽,似乎取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报纸小*了笔广告费,背后隐藏的化妆品品牌和广告公司则觉得自己收到了**。看似皆大欢喜的局面,可是事实真是如此么?话题还没落下,那边厢就已经被约谈了。
如此“三观不正”的广告能在媒体上刊出,实在让人感慨:到底日子有多难过?才会做出这样的冒**之大不韪之举。且说回品牌和策划,如此剑走偏锋,让其消费受众情何以堪,往好的说可以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影响力。但更大的可能是伤害了旧有消费者的心,也打不开潜在顾客的*包。试想,出了这样的广告,没用完的化妆品估计只敢偷偷在家抹了,怎么好意思从包里掏出来,要是被旁人笑问是广告里的“前任”还是“现任”,玻璃心还不得碎一地。
话题十足的创意广告固然可能让品牌一夜知名,但“自黑”容易洗白难,做品牌毕竟不是“一锤子买卖”,如果创意伤害到品牌美誉度和长远发展,再吸引眼球也该放弃,尤其是化妆品类,本就将“健康美”看得尤为重要,此系列广告无疑与行业定位背道而驰。所以很可能其后续反应是:围观者众,下手买者慎。
“这事看似偶然,其实有一定必然性。”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正处于一个信息**和碎片化的时代,日化企业营销成本逐年提高,但广告效果却越来越不明显,尤其是部分中小品牌,广告投入十分有限,所以才可能“釜底抽薪”出此险招。
其实企业大可不必太“腹黑”或急功近利,稳扎稳打做好产品,别迷信病毒式营销,砸不起*也不能三观尽毁。消费者的感受是排在****地位需要被精心呵护的,一个新兴品牌主动揽脏水上身,日后再想摇身一变“白富美”难度就很大了。
要知道“口碑效应”在网络时代其实反倒越来越受重视,有调查显示:亲友、网友用了感觉好的,其**都非常具有说服力和煽动性,此类**渠道的重要性远超人们想象。也许这才是真正的营销之道。
免责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本站不保证所有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对情况属实,对该内容进行下架删除。[删除申请]
温馨提醒: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为规避加盟投资风险,3158招商加盟网建议您在投资前务必多考察、多了解,降低创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