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为避免“边缘化”的困境,这家跨国化妆品公司选择了“激活”本土品牌的策略。并购闸门接连两次启动之后,欧莱雅中国区总裁盖保罗(PaoloGasparrini)的“蜜月”兴奋期仍在延续。
“牵着羽西的手,感觉沉甸甸的,同时心里也有一种特别充实的感觉,我对这个品牌情有*钟。”5月13日下午,盖保罗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
“关于你提到在中国是否会有新的收购计划,我们不否认。但是,今年我们将着重针对此前收购的小护士及羽西进行整合。同时我们睁大眼睛,一直在寻找能为我们的集团增加附加值的品牌。如果有符合公司整体和长远发展战略的目标品牌,为什么不考虑呢?”
事实上,欧莱雅目前的品牌思路很清晰。并购是获得品牌资源的快捷手段,但并购其实与提高销售额没有直接关联。此外,欧莱雅的并购底线并不在于交易的价格,而是“实际与潜在的品牌价值”。
欧莱雅携新的资金正在寻找下一个介入的机会。在品牌金字塔的建设上,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本土品牌都有可能成为欧莱雅的新的进入渠道。
大宗交易“尝试”
尽管资金充裕,但欧莱雅的并购策略并不是风暴式的。
欧莱雅集团的年度报告称,2004年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增长翻了一番,全年销售收入约30亿元。其中,羽西、小护士两个品牌的并购对中国市场的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我们今年将没有更多的品牌推出。我们的**任务在于如何整合小护士及羽西这两大本土品牌。”
盖保罗称,目前欧莱雅集团旗下已有14个品牌进入中国,在产品线上,他本人与总部都“很满意”。
然而,从小护士的四年苦恋到羽西的半年闪电牵手,真正让盖保罗感叹的是,欧莱雅经历了一场痛苦的“自我教育过程”。
对欧莱雅而言,2003年底并购小护士其实只是迈开了并购策略的**步,而2004年1月并购羽西,却是欧莱雅在大宗并购交易上的一次综合考验。
当时参与竞争的*大对手是宝洁,在与宝洁争*羽西的关键时刻,盖保罗与总部高层一同经历了一场“出手还是继续静观”的严峻考验。
事实上,当市场形势把这一问题推向决策的*后底线之际,欧莱雅法国总部终于迅速做出决断,据称以羽西年销售额约2倍的价格将其揽入怀中。对于交易的具体价格,欧莱雅公司至今一直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