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每个网购族都在告诫自己,“这次要克制,再买就剁手”。但是,昨天提前上演的日用百货电商大促,还是把这些消费者的购物欲给激发出来:天猫年中大促开场1秒钟,2万套“水之密语”洗护套装被秒空。与去年的“815”电商大促相比,今年各家“先涨后降”行为更集中在了毛利率较高的众多商品上。
“价格战期间,大部分商品价格确实出现平稳下滑,但一些电商在价格战前一周就已经开始悄悄提价,不过数量减了不少。”一淘网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电商大战中,一淘网爆出“8·15”电商促销当天,京东商城在前一晚将1.22%的数码家电类商品涨价、平均涨幅超过585元,库巴涨价商品占比达1.87%等数据,而昨天一淘网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各家占比都缩减不少,“并没有出现占比超1%的情况。”
具体品类上,京东商城这种“伪降价”行为主要集中在品牌手表、品牌包和汽车用品等品类。而亚马逊价格先涨后降排名前三的品类是汽车用品、厨具和3C数码电器。苏宁易购则集中在大家电、女鞋和母婴等品类。国美在线先涨后降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尿片、洗护、奶粉、零食、孕妇产品等品类。
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多数电商都获多或少曾出现过“伪低价”。诸如当当、京东、卓越等第一代电商在产品品牌、品类、质量等方面的区别度较小,消费者往往以价格作为其最终选择电商的依据,因此在粗放式的竞争环境下,各大电商只能以价格入手来抢占市场份额。伪低价范围的缩小,是个好现象。大家开始重视到电商平台的品牌价值和服务价值,但距离发展到健康的竞争模式,显然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