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创下过销量超5亿支,仅次于佳洁士和高露洁两大外资日化品牌,**民族牙膏品牌两面针,如今遭遇窘境。目前,国内各大超市已难见两面针牙膏踪影。“一口 好牙,两面针。”这句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如今已渐渐成了回忆。两面针仅仅是国产日化目前遭遇的一个缩影,在外资品牌的强势入侵下,那些曾让国人引以 为傲的民族日化品牌正逐渐减少,受到创击。面对洋品牌,如何突围寻路、重获生机,成为国产日化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谜题。
国产品牌少功能单一
日前,记者走访我市各大超市发现,日化用品销售区已被众多洋品牌占据。其中,联合利华与宝洁旗下的品牌数量*多,而国产品牌除立白、雕牌等雄踞肥皂专区外,其他日化用品所占份额却****。
在沃尔玛超市泉城路店牙膏销售区,佳洁士、高露洁及被外资收购的中华等品牌几乎占据了大半个货架,种类繁多,且通过“亮白”、“抗敏”等特色提高价位。 以中华牙膏为例,其**牙膏“魔丽迅白”称“能在一次刷牙后,令牙齿迅速美白”;“优效抗敏”则称“可30秒舒缓牙神经,并通过特有HAP矿物质,阻隔过 敏源,且能坚固牙齿,健康牙龈”,其售价高达20元。而国产牙膏仅有冷酸灵、田七等少数品牌在售,并未发现两面针,且售价多在10元以下,产品功效描述则 较为简单。在银座超市和谐广场店,仅有一款两面针品牌**药牙膏在售,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国产牙膏如两面针、冷酸灵等由于销售状况不佳,已很少进货。
在洗发水销售区,海飞丝、飘柔、多芬、夏士莲等洋品牌摆满了货架,只有拉芳等少数国产品牌位列其中。仅海飞丝一款,就包括 丝质柔滑型、深层清洁型、黑亮强韧型等14个品种。而国产洗发露仅有水润、焗油等少数品种。正在选购洗发水的市民张先生对记者说:“可能是个人习惯吧,洗 发水我一般买国外品牌多一些,比如说海飞丝,感觉去屑效果挺不错的,而国内牌子用的比较少。”
学会利用自身的优势
业内人士分析,“面对洋品牌造成的强大冲击,天然**药是国产牙膏 品牌的**优势。以两面针为例,其因牙龈止血有效而富有盛名,但过去对品牌核心宣传力度不够,在护龈方面的优势逐渐被消费者淡忘,现在,两面针要想重振品 牌就要从保护牙龈进而保护牙齿的根本入手。”继1978年两面针牙膏推出*支药物牙膏以来,30多年时间里,**药牙膏一直都是国产品牌的主打产品,特别 是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增强和消费观念的升级,人们越来越青睐自然和***的产品,因此,**药牙膏的销路一直很好,成为国产牙膏品牌打破外资*头市场垄断 的利剑。
记者走访也发现,云南白药、两面针等品牌纷纷以“国粹”**药为主打,推出具有清热解毒、防*牙龈出血等**的中 草药牙膏,在牙膏市场上独树一帜,且价位较高。云南白药冬青香型**药牙膏称“内含云南白药活性成分,具有帮助减轻牙龈问题(牙龈出血,牙龈肿痛)修复口 腔粘膜损伤,营养牙龈和改善牙周健康的作用”,售价高达30多元。
资深日化营销人士、奥玛国际集团白雪映象日化企业营销副 总经理张红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两面针企业要扭转目前的困局,可继续在**药、草本植物领域走出差异化道路,超越单独的两面针草药,延伸到所有相关的 天然草本,“继续将两面针**药、草本植物的基因传承下去”
“洋牌子”不如“本土化”
柏丽丝洗发水、纳爱斯牙膏、隆力奇洗面奶……一个更为有趣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国产日化用品热衷于起“洋名字”,而真正的洋货,如飘柔、清扬,奥妙等, 却都入乡随俗,为自己取了“中国名”。在沃尔玛超市选购肥皂的市民杨女士表示,她选购日化用品时并不以“是否是洋品牌”为标准,而更多地去考虑该产品是否 经济实惠。
“我国的一些消费者对于国产品牌的不信任让人担忧,一些企业高速成长时期在质量和品牌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开始暴 露。在这样的现实压力下,不少企业缺少**战略,只能采取策略性的应对,而用洋品牌的名字进行营销就是一种便捷的选择。”**评论家,文化学者张颐武认 为,越是真正国际化的、在全球有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往往身份明确,其中国身份也成为企业全球影响力的一部分。而往往越是内销的消费品,越愿意让自己的企业和 某种西方的元素紧密的联系。从长期看,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反而使得中国品牌低端、廉价的刻板形象得以强化,连国人和企业都对于自身的品牌没有信心,更难以 让全球市场看到企业的品牌力量。
张颐武表示,要想让品牌与国际化接轨,企业*先需要做的是真正在文化方面找到一个本土和国际的平衡。本土企业的国际化需要有国际化的设计、营销,也需要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需要通过一种“全球本土化”的战略来真正建构起我国中等收入者和年轻人真正喜爱的本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