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市场向来不被经销商看好,尽管它有着可以与膏霜媲美的认知度,但是认可度却远远不及膏霜,然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香水或将成为下一个化妆品市场的增长点。
香水市场本土不缺香水市场,从2007年的4.69亿美元到2010年的7.6亿,更是有数据分析,2012年中国香水的销售额将超过12亿元美元。本土市场也不缺少品牌,从香奈儿、迪奥到伊利莎白雅顿,这里几乎汇聚了**所有一线香水品牌。正如深圳绿色**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远所说,中国的香水市场很大,只是现在唱主角的是别人。
夹缝中的“第三市场”
王志远告诉《洗涤化妆品周报》记者,目前国内香水市场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牢牢掌控的**市场,一部分是本土小品牌活跃的以大流通为主的低端市场。但这两部分市场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先是**市场,尽管它满足了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但高昂的价格,让更多人望而却步。单从销售额来看,这个市场占据了总额的大半,但就消费人群来说,这个比重太小。
其次是低端市场,香水由于其原料、技术的原因,生产成本较高。本土企业无力承担,部分企业即使有心来做,由于没有品牌影响力,价格不被消费者接受,生存艰难只好转向定位、成本、技术要求均低但利润高的流通市场。但这类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得不到**,这也是为什么曾在这里轰动一时的香水加油站、香水吧如今销声匿迹。
王志远认为,夹在两者之间的还有一个“第三市场”,这一市场的潜力不容小觑,它有可能成为本土品牌崛起的突破口。
这就是目前国外***还未重视,国内小品牌香水不肯涉足的中端市场。这个市场聚集着香水市场*广大的潜在消费者。这部分消费者主要集中在20—35岁之间,对于香水,他们“有心无力”,他们了解国内外香水的差距,但经济实力不允许他们花近千元买一瓶几十毫升的**,他们又看不上低端产品,于是徘徊于高、低之间,寻找一个能平衡需求与品牌之间的均衡点。
王志远告诉记者,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人群,尤其90后消费者迅速成长起来后。“一定的品质,多数人能接受的价格,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也是以后香水市场的出路。”
需求**?品牌**?
即使业内人士的呐喊并没有帮助香水挤掉膏霜成为国内化妆品市场**,但是它的潜在市场却是惊人的。曾有国外专业人士这样说过,“中国市场非常广大,没人能绕过它,我们是为了长远目标而来,我们拥有**野心的计划。”
如今国外品牌凭借其名气、技术、品质攻城拔寨,蚕食着中国日化市场。面对对手的强势进攻,本土品牌也不是无计可施。本土品牌*先要做的是明确自己的定位,摸清市场。王志远认为,香水是有区别的,比如路边香水吧的香水,其留香时间是几个小时,国内中端品牌是24小时,而国外**品牌可能是一个星期。这取决于原材料和他们多年的研发技术,以国内企业目前资本、技术水平想与外资品牌抗衡还不现实。而且由于香水在国内仍处于萌发期,大部分消费者也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对于他们来说,性价比更重要。
“其实本土的中端产品更符合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很多本土企业愿意花**、汗水来做产品,这类产品无论是品质还是价格,都是企业从消费者本身考虑。本土企业也愿意在渠道建设,终端培训方面不断探索改进,以求更适合本土市场。”
而业内一直提到的品牌力、文化的差距其实也不应该成为本土品牌前进的阻碍,借鉴一下面膜“始祖”可采的做法,当年可采就是运用“产品驱动”来启动市场,让消费者先接受了面贴膜这个新品类,然后才开启了各种品牌的建设,以产品带动品牌,从“功能与概念”上进行孜孜不倦的说服是新兴市场发展的**之选,香水同样受用。消费者对于香水市场的新鲜、陌生感或许是本土品牌*好的突破口。
香水又不同于其他化妆品,它是精致的奢华品,需要时间的沉淀,技术的积累,文化的支撑。而本土香水品牌目前*缺的就是时间、耐心和思路。利益当前,谁能静下心来,谁能用长远的目光做产品,谁就能成为撬动本土香水市场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