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缝中求生的本土化妆品牌似乎要迎来翻身的**。2012年11月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文简称“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这意味着,2013年中国的化妆品行业或将迎来一场新的变革。
本土**产品趁势发力
“此次《征求意见稿》将大幅度提高整个化妆品行业的安全技术标准,随之而来的是提高化妆品行业的门槛。”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商会副会长韩敏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这对中国本土化妆品牌来说也是一个机会,如果抓住了它,与外资品牌抗衡的胜算又多了一分。”
一直以来化妆品行业都以混乱饱受诟病,****品牌与国内中低端品牌长期在相同的市场混战,以至于鱼龙混杂,产品的安全得不到**。另外由于现行标准偏低,导致国内外化妆品企业长期采用双重标准,“歧视”内地市场。
据了解,此次修订参照了欧盟的标准。业内人士指出,安全技术标准的制定带来的必然结果是整个行业的门槛提高,将对大量低端化妆品企业形成冲击,相反中**的企业会获益。不过,由于***需要有更新的监测手段,对于企业而言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业内呼吁能建立一个过渡期。
“尽管我们知道国家会提高卫生安全标准,但没想到会提高这么多,比日本和美国都高。”广东中山的一家化妆品企业负责人表示,和广东的大多数小型化妆品企业一样,他们都是购买配方生产,没有固定的研发队伍和质量检测设备,如果执行如此苛刻的标准,就必须增加大量的投入,成本提升引发价格提高,市场就危险了。
有业内人士预计,新的安全技术标准实施后,不可避免会出现一次化妆品企业的倒闭潮,也可能出现一些兼并重组的情况。
这或许就是本土**品牌趁势发力的好机会。“**品牌由于多采用国外标准生产,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早已形成规范管理。《征求意见稿》实际上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中低端品牌如不能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李加楠表示,“***应该可以催生中国本土的化妆品*头,现在散乱的局面迟早要结束。”
对于行业门槛的提高,韩敏似乎并没有多余的担忧,“***和高门槛短期内会让很多企业不适应,但长期来看能提高整个民族化妆品产业的质量,改变外资品牌几乎垄断国内日化市场的现状。”
他以自己的企业来举例,“我们搞生物美容,研究rhEGF(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光技术积累用了十几年,投入*大,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竞争环境,对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
事实上,把**品牌占领的国内市场份额*回来这是民族化妆品行业多年来的夙愿。但如何来实现,则需要通过打造**的民族化妆品行业品牌,重塑国人消费信心,或许能改变外资品牌几乎垄断国内美容化妆品市场的现状。
“企业一定要狠抓科技创新,在产品质量上下足工夫,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有与外资企业进行较量的资本。”韩敏表示,除了要加强研发、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外,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让国人认识到,民族品牌同样也可以做得很好,甚至比国外品牌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