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抗脂肪粒?从源头出来

2013-01-01来源 : 互联网

脂肪粒是美容上的一个俗称,主要分为粟丘疹和汗管瘤两种,大家通常说的脂肪粒实际上是指粟丘疹。 脂肪粒是一种长在皮肤上的白色小疙瘩,约针头般大小,看起来像是一小个白芝麻,一般在脸上,特别是女性的眼周。下面,小编告诉你关于脂肪粒的产生原因以及去除方法,一起看看吧!

如何判断是否脂肪粒

眼周白色小颗粒≠脂肪粒

其实,这些长在上下眼睑皮肤表层的白色小颗粒并非所谓的“脂肪粒”,而是一种皮肤病,其多数情况下应该是粟丘疹,极少数有可能是汗管瘤,“脂肪粒”是非专业人士对这些细小颗粒不恰当、缺乏科学依据的说法。

粟丘疹的形成与遗传体质有关系,它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良性肿物或潴留性囊肿,其外形类似结石,呈黄白色,约针尖或小米粒大小,用针挑破能看到白色小硬块。当皮肤不够清洁,如长时间使用浓重眼影等彩妆产品,或过多使用磨砂膏、去角质产品等,都会使眼周肌肤出现极微小的、肉眼无法察觉的伤口,进而在皮肤自我**过程中产生白色小囊肿——粟丘疹。通常出现这种问题的人会感到皮肤干燥,并使用滋润度较高的产品,因此一般会误以为这是眼霜惹得祸。其实,少有护肤意识的男性以及儿童在临床上也是常见粟丘疹的“受害者”。

汗管瘤则是小汗腺表皮内的导管分化、畸形发育而成的一种痣样瘤,常见于青春期女性,一般是2~3毫米肉色或棕褐色的丘疹,常对称分布于下眼睑,也见于前额、两颊、颈部等处,有的密集成数十个,有的则单个发生。

脂肪粒产生的原因

1、体内原因:眼部、面部出现油脂粒大多是由于近期身体内分泌有些失调,致使面部油脂分泌过剩,再加上皮肤没有得到**清洁干净,导致毛孔阻塞,很快形成脂肪粒。

2、外在因素:眼睛周围是全身*薄的皮肤,约0.07毫米,又没有皮下腺,不能很好地进行新陈代谢,加上人眼**频繁眨动,特别容易缺水、干燥、疲劳,所以比其他地方更容易有皱纹极易容易形成脂肪粒。另外,很多人在使用一些营养型的眼霜时,常常不进行**,直接将眼霜涂抹在眼睛周围,致使营养物质没有被皮肤全部吸收,这些残留物堆积在毛孔里,便会导致眼部周围产生脂肪粒。

如何对抗脂肪粒:选择合适的眼霜

脂肪粒未必是眼霜惹下的祸哦,千万不可盲目的就放弃使用眼霜了。当然选择正确的眼霜对我们眼周肌肤护理才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到底有脂肪粒用什么眼霜呢?

眼部皮肤非常薄,没有油脂腺,不会因为天气干燥或肤质偏油就分泌更多的油脂。尤其对于年轻肌肤来说,对于眼霜产品,可以尽可能挑选质地轻薄的单品,清爽、保湿型的眼霜。

此外,使用眼霜要注意正确的**手法,力度要轻柔,而且时间不要很久,以免造成对肌肤的小破损,这样的破损很容易导致脂肪粒。

选择正确的护肤品:诊断自己的皮肤类型,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皮肤类型的护肤品

特别是觉得皮肤干燥时,应确定是缺油还是缺水。如果是油脂代谢能力差的薄弱形肌肤,应选择专为敏弱肌肤设计,含油量较低,容易吸收、以天然植物成分的保湿产品,同时配合使用能够温和疏通毛囊的爽肤水或精华液。通常在选用了正确的护肤品后,如果数量较少的油脂粒会在1个月内消退。

预防脂肪粒注意事项

1、不要过度清洁或卸妆、大力**和使用磨砂产品,这些都会让皮肤表面形成微小伤口,诱发脂肪粒生成。

2、选择容易吸收的轻质保养品,特别是眼部产品,轻薄的水乳质地并不意味着不够滋润,却不会令你产生脂肪粒。

3、避免或减少使用眼影粉、闪粉等粉质彩妆。

4、适当运动可以提升身体和皮肤的循环代谢能力,提升肌肤自我**力,避免毛囊堵塞,从根本上预防脂肪粒产生。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