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化食品“两条腿”走路非易事

2012-12-27来源 : 互联网

日化、食品“两条腿”走路,曾经是许多这个领域内公司的设想。然而能真正让这两条腿迈动起来,并非易事。早在2009年,中粮集团就通过收购德信行(珠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取得了德兰香薰精油的品牌,从而进入了个人护理领域;而以生产**防脱洗发水出名的香港**集团则在2010年推出了凉茶产品。从**上看,快消*头宝洁、联合利华旗下早就有日化和食品两大业务并存多年。

宝洁:抛掉食品专心日化

作为**日化*头的宝洁,旗下曾有众多食品品牌,但*近几年这些品牌被一一卖掉。今年2月,宝洁宣布将旗下薯片品牌品客转让给另一家公司,这是宝洁手中的*后一个食品品牌,宝洁由此正式退出食品领域。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当初宝洁进军食品领域,是因为日用品和食品在用户、渠道等方面的交叉较多,发展中可以相互借力,减少很多成本。但在后来的食品行业运作过程中,并没有取得突破,导致资源分配倾斜。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宝洁的食品业务沦为鸡肋,对企业本身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分析,宝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个人护理、清洁用品等业务领域,其食品业务并未形成规模效应,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增长受困,与其整体业务对照,显得孤立无援,剥离零食业务则是必要步骤。

联合利华:胜在消费者“不知情”

尽管看到了竞争对手宝洁近年持续剥离分支,但联合利华仍坚持食品日化“两条腿”走路。联合利华的产业布局更复杂,旗下不但有日化和个人护理产品,食品还涉及冰淇淋、茶饮料、奶油、调味品多种品类。

联合利华*席执行官波尔曼表示,食品和日化、个人护理产品间,特别是在研发方面反而有很大的优势可以相结合。**营销企划人黄志东告诉记者,联合利华在中国的宣传中刻意与旗下食品拉开距离。

“有些企业习惯在跨界后仍然使用自己原有的品牌,认为这会让新出的产品搭上顺风车,”食品饮料行业营销战略**徐雄俊表示,“这实际上是一种过时了的战略。现在的产品越来越专业,消费者*先认知产品和品牌,其次才会看生产商,而不是你家大业大就做什么都好。”

**:盲目跨界的教训

相比国外*头上**经营历史中养成的谨慎,国内企业目前在品牌战略布局方面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企业往往希望费力打造的某一成功品牌化身*车头,好给上面挂上N节车厢,带着其他产品跑起来。

2010年秋,**集团推出了**凉茶。正是这个跨界产品,上市两年之后还处于亏损状态,并且拖累了公司整体业绩。业内普遍认为,**凉茶*先败在产品名称上。徐雄俊说,“消费者先接受了**洗发水,总感觉**的凉茶里有一股洗发水的味道,不被接受是必然的,因为这不符合消费者的心智联想”。

黄志东表示,虽然国内食品和日化企业的相互跨界目前还没有成功案例,但从理论上来说“两条腿”走路是可以成功的。“单一和多元并没有孰好孰坏,而是你有这个资源和匹配的条件,你就可以做,但一定要去好好研究产品和品牌。”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